芈月的输出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回复,但是由于伤害来源众多,回复手段也很多,所以需要计算出芈月各部分伤害和回复数值是多少。这部分内容重点分析芈月的伤害能力和回复能力。
建立模型
一个合理的模型需要尽可能贴近现实,同时要尽可能简洁。芈月负责输出的主要是2技能以及普攻,1技能更多的是作为位移手段来使用,而大招的伤害一般是在收割阶段做伤害补充。芈月作为持续输出型英雄,这两个技能可以暂时排除在外,所以我们重点来研究芈月的2技能和普攻。
一个理想的输出环境,是芈月2技能连住敌人,期间不断普攻输出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合理假设芈月的输出循环是芈月用链子连住敌人时间为4秒,期间不断普攻输出,链子结束后再输出2秒。由于是假想模型,我们做出以下简化:
不考虑痛苦面具的特效。因为痛苦面具的特效取决于敌人当前血量,而我们研究的目标是自身伤害和回复数值,离得有点远了。
不考虑回响之仗、巫术法杖的装备特效的影响。因为这两个装备取决于当前自身的AP的数值,而芈月自身AP是动态变化的,而且这两件装备特效可以视为爆发伤害,对于芈月的持续输出会造成较大干扰,所以不予考虑。
简化攻速计算。不去严格计算这段时间内共攻击多少次,取而代之的是用攻击频率直接提升DPS,比如攻速档位为8.2%档时,攻击频率按58/60=0.97算,所以普攻DPS=单次普攻伤害*0.97。
仆从简化为按6只计算。有条件的芈月会带着仆从去进攻,这种理想化的简化我认为无伤大雅。
我们来看看这个模型的合理性。如果链子连到了敌人,那么芈月会尽可能的边靠近对手边普攻输出,期间以及链子断裂后的2秒为芈月最佳输出时间,之后就是决定要继续用技能带走对方,或者拉扯开来等技能CD。所以把这个过程定义为一次输出循环是合理的。
循环中有运用到普攻和链子,期间有不断增长攻击力的状态和维持高攻击力的状态,各种输出成分都有分布,因此我认为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。
接下来是设置一些会用到的变量,如下表所示:
人物等级LV。等级会影响各技能数值。默认加点为主2副1,有大点大。
伤害衰减R。表示面板伤害经过对方防御后剩余的百分比。
帽子系数W。博学者之怒可以提供1.35倍法强,这里需要设置变量加以区分。W=1或1.35。
攻速S。攻速被简化成对普攻DPS的伤害系数。
治疗成效M。这里不含不死鸟的治疗加成。
不死鸟系数U。不死鸟单独列出来,因为铭文和装备吸血都受到不死鸟加成,而铭文不受到局内减治疗的影响。
吸血率H。由于铭文吸血不受重伤效果影响,所以需要单独列出铭文吸血率I和装备吸血率E。H=I*(1+U)+E*(M+U)。
根据人物等级LV,列出各个技能的参数,如下表所示:
被动伤害d0=40+2*(LV-1)。
被动回血h0=20+1*(LV-1)。
2技能伤害d2=50+10*floor((LV-1)/2),LV<12。
2技能回血h2=15+1*floor((LV-1)/2),LV<12。
2技能AD变化ad=10+5*floor((LV-1)/2),LV<12。
2技能AP变化ap=30+15*floor((LV-1)/2),LV<12。
大招被动伤害d3=20+floor(LV/4)*20,LV≥4。
(注:floor是地板函数。)
接下来就是计算各个技能的基础伤害和技能加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