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前一段时间网上有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词——dead game,字面上的意思就是“死了的游戏”,而后就有人说DOTA2是一款dead game;这一言论一下子引来了许多DOTA2玩家的不满,而后又有一张玩家根据英译软件翻译dead game的图片,意思为:拼到底的比赛;相比于前者,我们更相信后者才是DOTA2的本意。
DOTA2真的死了吗?近几年,DOTA2的玩家基数确实是少了许多,但是根据一些数据网的调查还是可以看出,2016年DOTA2每月的在线人数还是有60万左右,峰值人数也达到100万;然而DOTA2的玩家基数一直在递减,这是不争的事实,作为一款历经10年的老游戏,伴随DOTA2一起成长的玩家们,大多数估计都已经成家立业了,昔日的小伙伴们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,开黑的时代也成为了记忆中的那点痕迹,即便是还会打开客户端的玩家,更多的还是在看直播比赛,从纯玩家转变为纯观众。
一款游戏的运营始终离不开代理商对它的宣传,而国内我们所能看到的大多数都是对LOL的宣传;在推广这个层面,DOTA2确实输给LOL太多,随着LOL的明星效应已经腾讯的庞大用户基数,现在的年轻人有可能不知道DOTA2但是没有不知道LOL的;DOTA2更多的存在意义都来自于“信仰”,而这个“信仰”的力量却是不容小觑,单单TI奖金从160万上升到2000万就能说明这个力量的可怕之处,这也是众多老dotaer始终坚持的原因之一。早在前几年DOTA2的职业圈还没正式形成一个商业文化的时候,职业电竞俱乐部不断的出现然后消失;优秀的战队也成了资本家手头的拍卖品,就在这样的的环境下,一个优秀的俱乐部才变成了dead俱乐部,例如:2012年底EHOME俱乐部被迫解散,选手各寻下家;2015年“银河战舰”DK陨落,五位顶尖职业选手到五家新的俱乐部效力;最大的弊端就是“缺乏稳定”,选手跟俱乐部缺少一个稳定的环境,缺乏基本的生存保障,而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。
但是DOTA2的赛事模式却是其他竞技游戏所不能与之相比的,每年大大小小的赛事,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千万的赛事奖金,都充分肯定了DOTA2的盈利模式,即便是目前风头正盛的LOL在这个方面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;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高额奖金和尴尬的职业环境,使得选手格外重视成绩,西恩DOTA的成功不是偶然的,Wings的成功也不是运气,从一支默默无闻的战队到TI6冠军,只有成绩才能证明自己,这也是DOTA2恒古不变的真理,LOL的成功在于几乎完美的运营,而DOTA2的成功是因为西恩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分数,就拿这次的波士顿特锦赛来说,虽然西恩战队在前往波士顿的路上磕磕绊绊,但是最后又6支中国战队出征波士顿特锦赛,这又将是一场西恩跟世界的角逐。
此外,V社在DOTA2以外的经济效益也让DOTA2与dead game绝缘,截止今年5月份国内Steam用户已经达到了1000万,占全球Steam用户的5.6%,成为世界第三大用户群;而这个用户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中,再加上之前Steam在支付方式上增加了微信跟支付宝后,V社在中国市场赚的更是盆满钵满;有这样一个坚实的后台,DOTA2成为dead game的日子只会延后,不会提前。
DOTA2发展了十年之久,确实是一款“dead game”,是一款“拼到底的游戏”。
|
|||||